反渗透膜,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称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称之为理想半透膜。技术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和浓溶液分别置于半透膜的两侧时,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穿过半透膜而自发地向浓溶液一侧流动,这一现象称为渗透。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即形成一个压差,此压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固有性质,即与浓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有关而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一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溶剂的流动方向将与原来的渗透方向相反,开始从浓溶液向稀溶液一侧流动,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

  反渗透又称逆渗透,反渗透膜主要用于浓缩分离、海水淡化、纯净水处理等水处理行业中,其具有安装简单、操作简便、能耗低等优势。反渗透是渗透的一种反向迁移运动,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它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的提纯与浓缩,其中最普遍的应用实例便是在水处理工艺中,用反渗透技术将原水中的无机离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去除,以获得高质量的纯净水。

  反渗透膜的综合分离特性

  1、无机物的脱除率比有机物的脱除率高。

  2、离子态溶质的脱除率好于非离子态溶质。

  3、高价的离子态溶质脱除率高于低价溶质。例如,Al3+离子的脱除率高于Mg2+、Na+离子。

  4、无机物溶质脱除率与离子大小和水合离子大小有关。离子半径或水合离子半径越大,脱除率就越高。

  5、非离子态溶质的分子量越大,脱除率越高。

  6、分子量小于100的气体分子很容易渗透过膜片。例如,氨气、氯气、二氧化碳、氧气和硫化氢容易透过膜。

  7、弱酸的脱除率低并且和分子量有关。以下三种酸的脱除率因分子量减少而降低。柠檬酸高于酒石酸高于乙酸。